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院务公开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务公开 >> 通知公告 >> 正文

202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2

发布日期:2022-06-16    点击:

2022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

提名单位:延安市人民政府

提名意见:本研究通过乙肝肝硬化患者长期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总结出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该项应用研究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内容设计充实,技术资料完整,思路清晰,研究达到省级同等水平。

推荐该项目为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以上

项目简介:本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临床应用研究,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6KS-11,项目研究起止时间2016年1月-2018年1月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曾被认为是不可逆转的,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部分肝硬化甚至发生失代偿的患者,在有效、及时抗病毒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这说明肝硬化可以有临床逆转。本研究通过观察乙肝肝硬化患者长期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总结出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

随着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t)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支持抗HBV治疗在改善肝纤维化及肝硬化中的作用。在临床实际中,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肝活检穿刺禁忌,肝穿刺患者接受度差,导致病理标本不易获得。针对此问题,前期我研究团队,对肝脏瞬时弹性扫描诊断方法、H BV D N A检测手段、慢性H BV 感染者肝脏病理改变临床特征进行评价,同时对肝硬化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得出结论生物化学、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门静脉宽度以及脾脏厚度可作为替代指标来评估长期N As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鉴于此,本研究用生物化学、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值、门静脉宽度以及脾脏厚度来评估长期N As治疗对乙肝肝硬化的影响。

主要科技内容:对我院接受NAs抗病毒治疗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年龄均在18一80岁之间。对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观察期1-10年,1).比较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2年,3年,4年,5年及10年,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B超、AFP、HBV- M,HBV-DNA,血常规、腹部B超,Fibroscan数据;自觉症状及体征;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等;2).患者根据NAs药物的不同,比较不同NAs药物治疗不同时间,对肝硬化逆转的影响。3).对患者根据肝硬化分期的不同,比较患者经NAs治疗不同时间对肝硬化逆转的影响。最后总结出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通过NAs药物治疗,只要达到HBV DNA长期抑制,延长治疗后,不论何种NAs药物或肝硬化分期如何,乙肝肝硬化患者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程度均可逐渐得到缓解,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本研究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1.观察时间较长,观察时间超过5年;2.检测手段国内领先;3.评价指标国内领先。

本研究的开展,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的进一步实施,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促进了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我们积累了更多的诊疗经验。受到同行好评,被上百次引用。

主要论文及专著目录:

 

项目论文

发表刊物

发表时间

第一作者

第二

作者

第三

作者

1

 不同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影响

肝脏

20204

高晓红

郝晓芳

景鹏

2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84例10年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6年3月

高晓红

/

/

3

阿德福韦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与优化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药物评价研究

201610

刘志刚

李春艳

/

4

恩替卡韦治疗HBV DNA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研究.

肝脏

201410

高晓红

丁锋

东冰

5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无抗病毒指征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97

高晓红

张雅芳

潘怀强

6

替诺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7

东冰

靳永胜

 刘娜

7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研究进展

肝脏

2017年3

郝晓芳

/

 高晓红*

8

肝脏硬度值对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6

刘娜

李春霞

 东冰

9

肝脏瞬时弹性扫描诊断ALT<2ULN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中国热带医学

201910

刘娜

李春霞

东冰*

10

ALT<2 ULN慢性 HBV 感染者HBV 水平与肝脏病理特征的关系

肝脏

20138

刘志刚

尚丹鹤

李春艳

11

Efficacy of Antiviral Treatment in Liver Biopsy-Proven Immune-Tolerant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rontiers in

Medicine

20214月

刘娜

赵英仁*

徐光华*

12

替诺福韦酯对HBV母婴阻断的国内研究进展

肝脏

20202

曹姣姣

成妮

 高晓红*

13

两种方法检测HBV基因分型比较及基因型检出率与HBV DNA定量的关系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年10

张瑞芹

刘娜

冯继红

14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肝临床分析

河北医学

20128

潘怀强

/

 /

15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型肝炎肝硬化实现临床治愈1例报告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6月

高晓红

成妮

曹姣姣

16

慢性型肝炎兄弟随访27年临床结局分析1例

肝脏

201712

高晓红

郝晓芳

景鹏

17

立止血复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29

潘怀强

/

/

18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肝脏

20215

高晓红

彭芳

李培燕

19

陕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以及变化规律

肝脏

20189

张瑞芹

陈延平

冯继红

2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的相互作用分析

河北医学

20169

刘娜

东冰

李春霞

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2021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客观评价:

 该项目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市科技项目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期NAs治疗对乙肝肝硬化的影响等方面,先后开展深入系统的科学研究。该项目的成果获得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通过本项目的开展,为长期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本项目的不断开展,促进了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彻底消除乙肝做出很大贡献,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陕西省内未见与本项目创新点研究内容方法完全相同的文献报道。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此研究为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肝脏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但临床实际中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肝活检穿刺禁忌,患者接受度差,导致病理标本不易获得,肝活检病理诊断虽然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样本较小,代表性较差,重复性差,不利于长期观察等等。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今后的研究工作会加入肝活检病理诊断指标,综合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更多证据。

技术推广和应用情况:

1.应用情况:

1.)本研究项目应用至今,已经成功应用于乙肝肝硬化患者,所有患者获得了优良的临床效果,为我科和医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我院是陕北地区最早应用该方案的医院,率先开展了数例延安、陕北、甚至省内应用治疗的“首例”病例;在院内开展了相关新业务6项;目前在临床中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只要检测到HBV(采用高精核酸检测仪),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积极进行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通过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到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2.)该项目研究成果共发表了了相关核心期刊论文20篇余;

3.)培养研究生2名;

4.)项目负责人担任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第四届全国委员,延安市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项目负责人分别受邀参加了2021年全国感染病肝病年会论文壁报交流,2018-2020三年度国际丝路肝病论坛年会大会发言。2017年 11月第九届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难点和热点会议大会交流。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2016年2013年会大会交流;

5.)多次前往基层医院理论培训、实践指导。领衔和带动了整个陕北地区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发展,形成专科特色,

6.)延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顺利验收结题。

2.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项研究成果,丰富了长期核苷类药物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逆转的影响的临床数据,为乙肝肝硬化患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填补陕北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优化了治疗方案。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提高医院经济指标及社会影响力。

完成人及完成人合作关系与贡献:高晓红(第1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项目总体规划负责人,创新点的主要贡献者和提出者。作为第1完成人,提出项目总体设计和技术方案。负责项目开发、人员组织、研究讨论、后期资料整理以及总结。9篇代表性论文均为第1作者);郝晓芳(第2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研究生,负责病例收集,病人随访,数据处理及参与3篇论文撰写,共同立项);东冰(第3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负责病历收集、病人随访,参与4篇论文撰写);刘娜(第4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负责病历收集、病人随访,参与6篇论文撰写,共同立项);刘志刚(第5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负责病历收集、病人随访,参与2篇论文撰写,共同立项);李春霞(第6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负责病历收集、病人随访,参与3篇论文撰写,共同立项);潘怀强(第7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负责病历收集、病人随访,参与3篇论文撰写,共同立项);张瑞芹(第8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主管检验师,负责实验室检测,标本收集,数据处理及参与2篇论文撰写);丁锋(第9完成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主治医师,负责病历收集,病人随访,数据处理及参与1篇论文撰写)。

主要完成单位及贡献: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在该技术应用和推广过程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大力的支持。多次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系统化的讨论和论证。确定了该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高晓红、东冰、刘娜刘志刚、李春霞、潘怀强、张瑞芹、丁锋,均系延大附院感染病科医师,通过协作完成了大部分病例随访,数据收集。郝晓芳为高晓红主任医师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完成了诸多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参与了本项目病理资料的收集及论文的撰写

自公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任何科室或者个人对公布的项目及其内容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科研部提出。

 

2022613